156 0002 8861
我为什么更喜欢帮中小企业做品牌?
©
小赵先生 | 文
观点 /价值观 /2019-07-30


虽入艳柳繁花境

我自峥嵘向此生


傲慢的上校朴树 - 傲慢的上校



本文预计 3279 字,预计阅读时间 8 分钟



在我的意识里,设计从来就不算是一个商业性很强的行业。


我经常跟一些新入行的设计师说,要从事这个行业,保持意识的纯粹性很重要,因为要通过设计赚钱,实在不那么容易。


从来没见过五百强企业里有设计行业的公司,从来没见过设计公司的CEO上过什么福布斯富豪榜。


所以我不建议带着很明确的功利性进入这个行业,不然注定会很失望。


于是在价值转化如此失衡的一个商业环境里,大家一时间都比较迷茫。


直到传统4A模式的出现,树立了行业价值的标杆,大家恍然大悟,原来创意可以这么值钱。


飞快的,大家裹挟着并不深刻的创意方法论,懵懂地进入了品牌咨询时代,创意公司开始疯狂的模仿和拷贝4A模式,一时间好像不管什么公司,加入4A概念后,无论方案还是预算,都瞬间变的体面起来。


但这些模式终究没有真正的方法论,大多数都是东施效颦,造成了迄今为止最水的行业劣根性 — 形式溢价。


“形式溢价”顾名思义,就是模仿着4A模式,以看上去及其华丽的形式大肆增加服务价格,客户不明觉厉的情况下,一般会为此支付更高的服务预算。


形式溢价时代,大家的商业思路非常明确,那就是无论如何,要挖空心思的去拿下大客户,因为在大家眼里,一个可以为唬住客户的形式型方案,支付几十万甚至更高预算的大客户,是行业价值的终极体现。


2010年前后可以说是“形式溢价”模式的一个巅峰。那时候我个人迫切的想接触一些大客户大企业,但是由于当时刚开始创业,跟大客户的接触筹码远远不够。


无奈之下,我开始通过互联网帮助一些中小型企业做设计服务,在这个阶段,我接触了几百个中小企业的创业者,而这个过程,也直接作出了至今还有人在质疑的品牌战略 — 为创业者打造具备销售力的品牌内容IP系统。


即后来所说的【营销型品牌形象孵化器】。


我最近总结了一下大家对这个战略的质疑,无非是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服务预算,利润空间不可观;中小企业大多缺少战略意识,沟通成本较高;中小企业没有行业标杆性,口碑传播性不强等各种因素。直白点说,就是中小企业并没有那么高的战略价值,这是个错误的战略。


而这个所谓错误的战略,我坚持了七年,七年的时间,让我更能理解和接受中小企业这个群体。


从理解到接受这个角度来看,我对中小企业的坚定信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原因:







a



中小企业的魅力

在于充满了希望和可能性



2009年的APEC峰会上,马云先生第一次提出“小而美”的概念,这个概念给后来决定创业的我奠定了最初的价值观。


“小而美”时代的来临,也给中小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大行业,将会延伸出更多聚焦精准的细分市场,而在每一个细分市场的极致体验下,消费者与中小企业之间加深了情感捆绑,在这个互动过程中,使得中小企业的价值爆破频率越来越高。


创业多年,对我来说最宝贵的资源就是这些年积累的客户资源,而这些我们经手设计服务的项目与案例,在我看来就像是一颗一颗的种子。每服务一个项目,都像是种下了一颗种子,而随着时光流逝,这些种子各自生长,总能让我惊喜不已。


很多一开始找到我们的企业,都是刚刚创立或者毫不起眼的小团队,但经常会在多年后的某个时空偶然看到这些品牌的传播信息。而这些品牌的发展也总能为舟品牌树立行业里更好的品牌形象。


所以在我看来,中小企业的希望就是我们设计行业的希望,中小企业的可能性就是我们的可能性,中小企业的未来是我们整个创意产业发展的原力。


所以希望每一个设计从业者都能看到中小企业的原始能量,你怎么知道现在你不屑服务的小企业,不会成为下一个百度腾讯或阿里呢?






b



中小企业的基数庞大

有足够的市场储备资源



2017版中国中小企业深度调研咨询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有40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中国60%的GDP、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因为这篇文章是2017年写好,所以数据未更新,不过今年的数据应该会高出更多)。


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庞大的市场环境下,总还会听到有同行抱怨没市场没客户没需求。


往小了说,中小企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往大了说,中小企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在这样一个更新节奏飞快的市场环境下,每一天都会有新的梦想与公司诞生。


而这些看上去微弱的星星之火,连接在一起却可以构成庞大的燎原之势。


所以广阔的市场资源是我对设计行业充满信心的原因之一。






c


相对于大品牌


中小企业更加具备可塑性




每一个积累多年的大品牌,都是一台庞大而固执的坚硬机器。


它们有着更多固定的运作节奏和规则,经历了市场的洗涤,大品牌形成了非常稳固的品牌文化、品牌形象、品牌理念与传播策略。


对于乙方来说,就算是创新也是在大品牌规划好的框架之下进行,这种限制性决定了大品牌与中小企业本质基因的不同。


大品牌的外包服务策略,永远要求锦上添花,而面对市场更像一张白纸的中小企业,去帮助它们塑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才算是雪中送炭。


所以相对于前面说到的“形式溢价”主义,可能我们的服务体系更适合塑造与创新。而非基于庞大的规则与框架内做一些形式主义的执行。






d


中小企业具备


更高的沟通效率和灵活性



说起来这些年我们也服务过不少所谓的大型企业,大到如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航天综合技术研究所这些国家直属企业,再小一点诸如一些集团性的企业,这也算是众多中小品牌案例中的一些点缀,并且我经手的这些大型企业项目执行过程也都算比较顺畅。


但在我看来,某些大型企业所经营的行业、运作的理念等虽然各不相同,但其沟通效率之低是一样的令人发指。各种不可思议的会议、各种不可思议的流程、各种不可思议的文件,每次结案都深切的感受到合作中开会总结归纳的工作量,简直要超过服务内容了。


而跟中小企业的创业者沟通则又是另一番景象,很多都是直接微信项目组直接开始沟通,语音、文字、设计图片全程即时发送,有问题第一时间修改,很多时候这边设计师刚定稿,那边AE客服已经把样品定制需求提供给落地资源了。


给我的感觉,中小企业更重视效率与沟通的时机,并且其沟通的高效与灵活性,往往能与乙方碰撞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创意火花。






e


相对于大品牌

中小企业更加需要我们的帮助



如果把创业理解成一条抛物线,那么传统的大企业不是已经割据一方独占行业制高点,就是在变化飞快的互联网时代措手不及开始走下坡路。


品牌策略及包装在面对大企业陈旧固定的模式时,注定是一场翻天覆地的改变与革命,它们给市场的印象已经根深蒂固,如此沉重切大体量的合作,目的更多是为了让这个已经形成的庞大驱壳运作下去。


所以本质上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对设计的需求不同在于,大企业是为了活的更好,中小企业仅仅是为了活下去。


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更需要品牌形象的辅助与品牌附加值的提炼,在这样一个全民品牌的时代,一套优秀的品牌形象孵化系统,无疑可以让每一个中小企业走的更加稳健。


其实大家对于创意市场的诉求其实一直有误差,总认为品牌全案塑造这种服务,只适合大企业。中小企业因体量限制根本不存在这样深刻的需求。


我的理解正好相反,我认为中小企业对于品牌塑造的需求,比大企业要迫切的多。


精准的定位、走心的文案、精致的设计、充满识别性的IP、充满穿透力的软文、充满传播力的视频...


任何一个看上去不起眼的内容,都有可能让一个寂寂无名的初创品牌一战成名。


所以,对于中小企业,这绝对是最好的时代,因为它让更多怀揣梦想的创业者,有了表达自己的机会。






f


我们的360°内容IP解决方案


更适合中小企业



从品牌颜值诊断定位、到超级符号原力嫁接,到品牌价值的差异化提炼、线上项目组全程即时沟通、品牌形象孵化系统的营销思维及落地体系。


这些我们多年来研发的工作模式,都是从中小企业的需求与痛点中摸索出来的,这些方法论的积累与创造,可以说取自中小企业,最后又用之中小企业。


所以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我们的整套营销型符号系统解决方案,更加适合可塑性和灵活性极强的中小企业。


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企业,难道不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吗?





g


与中小企业的合作

是真正意义上的“互相成就”



其实用合作来定义我们与中小企业的关系并不完全贴切,可能相对来说“共同成长”的伙伴式关系更适合我们。


我经常说,跳出设计这个圈子,其实每一个创业者其实都是我的老师,这些人是各行各业怀揣着梦想坚定创业的翘楚,他们有着更坚定的信念,在合作过程中,每一件小事与观点都造就了品牌原始的骨肉,每一次执行都是大家共同的成长。


在漫长的创业道路上,我们与中小企业其实是互相依赖的关系,这种循环式的合作让我们的脚步越来越笃定,而那些在我们的帮助下越来越优秀的中小企业,随着他们的声名鹊起,对于舟品牌来说,也是一种无形的口碑与传播。


而这种“相互成就”的交互式过程,在我看来是最健康最舒服的一种合作模式了。





所以综上所述。


无论舟品牌以后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小企业都会是我们战略中的核心用户,我将不遗余力的用我们最好的服务体系去帮助中小企业。


以前是,现在是,今后,将一直是。


当然,也期待现在跟我们同行的每一位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展成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虽入艳柳繁花境,我自峥嵘向此生”。

收尾一句,与君共勉。



小赵先生

2019年7月30日

修正于


舟品牌济南站



往期推荐

 工匠精神到底是不是一句空话?

《 我为什么对设计行业充满信心? 

《 好的设计,是抄出来的 

那些为你而走心的好文字





上海舟品牌

手机:15600028861

微信:fangzhoushuo
微信公众号:方舟设计(id:fangzhoudao)
站酷案例:方舟设计
古田路9号:方舟设计


版权声明:
本文系上海舟品牌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编者、出处,并保留文章在上海舟品牌的完整链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