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0002 8861
致我的99个合伙人:打开你自己,让我进入你。
©
小赵先生 | 文
观点 /价值观 /2018-12-30



你能多大程度的“打开”自己

才能多大程度的成就自己

...


Canon in D Major (D大调卡农) (1997 Digital Remaster)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Neville Marriner - Best Film Classics 100



本文预计  3600 字,预计阅读时间 9 分钟


完成了这周的最后一个工作,电脑里这时恰当地飘出一首舒缓的卡农。


这声音恍惚到让人慵懒,于是我摊在沙发上,开始玩一款中毒颇深的小游戏。


这是一款界面和规则近乎粗暴的足球游戏。


玩家每踢一脚球,系统都会根据距离长短赠送一定的金币,而金币又可以购买相应的力量、速度和弹性。


这些属性的数据越高,你踢的就越远,在好友排名里也就越靠前。


因为足够简单,这款游戏成功的占用了我40分钟的时间。


在这40分钟里,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踢得更远”。


超越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所以你看,游戏的机制设计往往洞悉人性。


从青铜到王者,你总想“踢得更远”,一切早有设定,而你无处可逃。


现实中,我是一个总想“踢得更远”的青铜,所以在每一个类似的年末日子里,相对于总结和展望,我更喜欢做一些来年框架的规划,以此避免过多失控。


而每次规划都有主题,回想过去的几年时间,从坚持、积累到表达等,主题渐次更新。


这种感觉就像每到一个阶段,你都会习惯性的听到系统提示,嘿,你该升级铭文和装备了。


今年的主题是什么呢?我几乎未加思索,在凌乱的A4纸背面写下大大的两个字:


“打开”。




1


你好

“ 焦虑的外围梦想家 ”


  


依稀是八年前,刚刚毕业的我就迫不及待开始学着创业。


我接到的第一个项目,是为名典咖啡语茶的一家分店设计和制作菜谱。


嗯,这真是一个看起来不错的客户,可是对于一个刚刚走出校园,脑子里空空如也的一级小白来说,其实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没办法,毕竟当时4000块的预算对我来说,实在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于是我硬着头皮把这个工作接了下来。


剩下的时间马上变得紧锣密鼓,我开始在网上搜索那些优秀菜谱的设计案例,它们是如此精致,我几乎完全想象不到它们是经历了怎样的打磨才被设计和制作成这样,它们离我是如此遥远。


但甲方显然没有给我留出太多唏嘘的时间,从设计到印刷,我差不多只有三周的工期,此时我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临时抱佛脚,让自己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然后学以致用。


我开始重温有些生疏的设计软件,同时在网上搜索版式设计的课程,菜谱设计的相关素材和工艺,看上去,这是一个非常饱满的学习过程。


但现在回忆起来,那实在是一段缓慢而痛苦的时光,大约一半的时间里,我都在进行这种低效率的蜗牛式学习。


终于在我把基础准备工作都做完以后,我发现了一个更致命的问题,答应给客户拍摄菜品的事情还没有着落。 




我瞬间手忙脚乱,一方面时间根本不允许我再去温习一下摄影课程,另一方面,我甚至连一个低配的单反相机都没有。


迫于约定的交付时间一天天开始逼近,我终于开始尝试求助外援。

并且很快就在网上找到一个山工艺的摄影系同学,他愿意拿出两天的时间帮我兼职做这件事情。


谈好价钱以后就开始执行,拍摄过程出乎意料的高效,并且最终成片客户看完赞不绝口,而后续的合作也顺理成章地定稿结案,我的第一次服务过程,不得不说还是相当顺利。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普通而普遍,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思维。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怀揣梦想,但看上去又站在梦想的外围,不管我们如何努力都找不到走进它的入口,对此我们无比焦虑,却又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就像我最开始看到的那些精致菜谱,它们离我如此遥远,我怎么也想象不到它是如何被实现的。


这种无力感,放大来说,正如我们怎么也想象不到,马云是怎么建立起阿里巴巴这个电商帝国的,只会发邮箱的他,大概不会像我一样埋头钻进代码知识的学习中,企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敲出一个淘宝网。


于是,在这个倡导通才教育和天道酬勤的制度下,绝大多数人成为了充满焦虑的“外围梦想家”,他们把未来寄托给埋头学习与填充自己。


但最终你会发现,你花费了那么多精力和自己死磕,最后还不如一个兼职摄影用3个小时完成的工作结果更漂亮。


所以,问题出在哪里?




2


那个初中没毕业的学渣

暴击了我


  


我们看到,互联网让知识的获取更加便捷与碎片化,人们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填充时代”。


所有人都想通过这些知识碎片“填满”自己,以此打消自己的焦虑感和无力感,进而在瞬息万变的高速赛道上,让自己“踢得更远”。


然而,疯狂的学习和填充自己,真的可以让自己“踢得更远”吗?


在我漫长的创意服务生涯中,有幸结识了很多有趣而有料的创业者,不得不说,我从这些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Z就是其中一位,他是一个从来不按常理出牌的90后创业者,在我眼里,也是一个长袖善舞的资源调配者。


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他一眼可以看穿海岸线的新房子里,站在33层无死角的落地窗前,他谐谑地对我说,嘿,老赵,你知道吗,我是个初中都还没毕业的学渣。


这是第一次见到有人把没文化说的这么自信,我愕然,那你是用什么思路干成这么多事的?


他吸着烟,吊儿郎当地说了一句对我暴击率200%的语录:


我从来不想怎么干,我只想谁能干,我该怎么帮他干。




这让我想起家人转述的另外一个故事,细节早已不得而知,但对我印象很深刻。


在父辈的年代,孩子们很小都要帮家里干活,丰收以后,小孩们就要帮大人往家里搬麦秸秆。


我的岳父是这些孩子中的一个,在发现靠自己往家里搬麦秸秆是一件很累且效率很低的工作以后,他及时采取了另一种方案。


当时有一种被称为“印版”的民间玩具,是一种可以不断复制新纹样的小玩意。


岳父的策略是,召集自己的小伙伴,告知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在他这里获取一个印版的复刻版,前提是必须要帮他搬运麦秸秆。


最后,岳父用最轻松的方式完成了最大的工作量,而小伙伴们也满心欢喜地获得了心爱的玩具。


这是一个什么故事?这是一个打开自己,分享资源的故事。




“打开”,就是这两个被我用力写在A4纸上作为新年主题的两个字。


作为一个创意服务的角色,我从那些优秀创业者身上看到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特质:学着打开自己,而非盲目的填充自己。


面对那些看起来无法企及的文明、奇迹、品牌、资源、影响力,我们根本无法真正“填满”自己,对吗?


当然,这并不是否认学习和勤奋的力量,那些优秀的人用行动告诉我们,天道酬勤有一个前提,是你必须要先走在正确的赛道上,并最大程度的打开自己。


你能多大程度的打开自己,才能多大程度的成就自己。


而打开自己的第一步,一定是敢于正视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


“我是个初中都还没毕业的学渣”。


这种粗暴的坦露背后,透着一种令人欣赏的通透。


坦荡承认不足,并打开自己接纳优秀的人,是“填充时代”下最智慧的一种生活方式。




3


让我们一起

摁下“打开”按钮吧


  



看到这里,我想大概会有人想问。


你通篇讲“打开”,难道打开比努力更难吗?答案是一样的不容易。


心理学上有个观点是,相对于得到,人们更害怕失去。


在商业环境中,你“打开”的除了自我,还有可能是股权、利润、决策、战略,甚至一个公司的未来。


所以“打开”这个充满分享与合作精神的行为,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自从确定了这个不怎么容易的新年主题以后,我就开始思考应该怎样最大程度的打开自己。


经历了差不多一年的思考与尝试,我为在2019的某个角落等着跟我相遇的你,设定了如下的打开方式。



对于那些用心做产品,却不懂营销与创意的匠心守护者。


你是不是有一款走心的好产品?


它独一无二,就像一颗闪烁着召唤之光的夜明珠,被丢进时代的荒漠里,无人问津。


定位、文案、设计、空间、运营、推广,你就像一个从冷兵器时代穿越过来的剑客,站在漫天炮火的战场上,看着这些杀伤力近乎疯狂的新式武器,手足无措。


是的,这次,你不再是我的甲方或客户,而是我的合伙人。


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就是强大的营销和创意团队,面对你,我们将不再提供单维的品牌设计服务。


我们将与你一起,用多维度的创意资源和方法论,深入挖掘产品特点,更专注、更系统、更长久地把它打磨成一个真正有价值和有竞争力的经典品牌。


合作形式 | 联名出品,共享渠道,共同销售。


* 股权制

根据深入沟通,合理划分股权,共同调动资源和积极性,长久塑造品牌。

* 授权制

在协议约定时间和范围内,分次收取创意授权费用,可一次性买断版权。

* 分红制

在协议约定时间和范围内,按联合作品销售额进行提成/分成,可一次性买断版权。


合作优势


* 产品+营销+渠道,强强联合,携手共赢。

* 打破常规“浅尝辄止”式的单次合作,深入挖掘,系统规划,长久运营。

* 稀释运作成本,缓解预算压力。

* 单独配备专门的营销创意精英项目组,从外脑到内脏,营造生命共同体。




而我将会为这个模式成立一个单独的产品研发实验室。


每一个单品项目,都会开放99只单价极低的梦想家参与股,认购数量不限。


梦想家参与股政策


* 相应比例的股份收益。

  具体权益和持有期以协议为准。

* 免费获得与产品最终定价等额的产品。

* 免费获得产品一级分销代理权。

  一级代理只发放给梦想家参与股持有者,不对外开放。

* 产品创意研发全程参与投票权。

* 唯一编号的限量版梦想家伴手礼。

  ...


面对那些“焦虑的外围梦想家”们,这只参与股可能代表的不只是一份看起来不错的权益。


我更希望通过它,能让我们共同体会到,“打开”的真正意义。


  


写到这里,我意识到这篇文章又超载了。


每次到了推送的时间,总感觉有一肚子话要跟你们说。


所以感谢每一个用心看到最后的粉丝,相信你会看到微信改版的小细节,右下角的“点赞”变成了“好看”


按下它,就像为自己按下那个“打开”的按钮。


2019,让我们一起好看。


  


方舟的周记

小赵先生




往期推荐

 工匠精神到底是不是一句空话?

《 我为什么对设计行业充满信心? 

《 好的设计,是抄出来的 

那些为你而走心的好文字





上海舟品牌

手机:15600028861

微信:fangzhoushuo
微信公众号:方舟设计(id:fangzhoudao)
站酷案例:方舟设计
古田路9号:方舟设计

版权声明:
本文系上海舟品牌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编者、出处,并保留文章在上海舟品牌的完整链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