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在一些自媒体推送了一些观点以后,陆续有一些朋友找到我沟通品牌策略及品牌形象的事情,前后也确认了一些品牌形象设计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创业者的表面需求虽然是设计,但本质上大家实际上还是对品牌营销和品牌策略的模糊。
从传统经济环境到现在的互联网社群经济环境,关于品牌策略的定义,各方一直众说纷纭。我个人最认可的是李叫兽的观点,在他的一篇文章里,是这样定义品牌策略这个词的。
‘品牌策略的目的,并不是感动消费者,也不是让消费者觉得你很走心,而是针对竞争对手确定有利位置,从而赢得消费者选择。’
这个定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节点:
1.找到你的竞争对手(任何阻拦你的消费者购买你产品的,都是竞争对手。)
2.确定有利位置(在竞争对手赖以生存的最大优点中寻找缺点。)
这个观点深入浅出,把看起来非常复杂的品牌策略本质一语道尽,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品牌策略的目的,就是为品牌找到恰当的位置,然后不断去巩固这个位置。
位置可以理解为大家对这个品牌的一种印象,一种标签,一种符号,一种区别于同类别的差异性价值观。如小米的为发烧而生;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简单;怕上火,喝王老吉等。
一旦确立了有利的位置,后期所有的传播、设计、策划都是为了巩固这个位置而服务的。如上面我们提到江小白的位置是“生活很简单”,那么后续它的小瓶化包装、语录式互动营销、电视剧植入广告等所有后续营销行为,都是为了加强这种“简单化生活态度”而服务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它的这种位置和品牌情绪在消费者印象中越来越强烈和具体。直到这种位置符号具备了指令作用,目标群体看到它就会潜意识里产生消费冲动。
而目前很多创业者的观点是,一个优秀的品牌=一套好的设计+一个好的营销推广方案+一款硬件不错的产品+一套优秀的服务体验系统等元素。但实际上,无论设计还是营销方案,都是为品牌的位置标签服务的。所以这也是我每次为一个客户做设计前,总是先从品牌位置的角度切入去沟通的原因。
如果一个品牌连自己的差异化位置和情绪都没思考过,那么单纯有一套美好的设计或者营销方案有什么本质上的意义呢?
所以为了让大家都能意识到品牌位置聚焦的重要性,我根据跟一些品牌的合作经验,通过对这些初创品牌从无到有的一些参与体验,简单分享一下一些对品牌策略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