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0002 8861
LOW逼,请你赶紧屏蔽我。
©
小赵先生 | 文
观点 /杂文录 /2018-07-07


不晒优越感,难道晒家丑啊?


Battle Without Honor Or Humanity布袋寅泰 - ELECTRIC SAMURAI



本文预计  2177 字,预计阅读时间 5 分钟


中国网民的劣根性是怎么样呢?一般由各类评论区下面的留言就可见一斑。


在朋友圈这样亲密性较强的闭环社交区域,往往一片惠风和畅的景象,大家的评论及点赞都是极恰当的。


而一旦走到一些开放且关联性不强的平台,像微博或头条这些地方,确又开始污秽不堪,这部分的留言更像是无需承担言论后果的泄欲花园。


前后的恰当与放肆之间一比对,其面目变化的迅速往往令人措手不及,像极了川剧里面的变脸。


在开放一点的网络评论区,除了污秽,这里竟还像是一面人性的镜子,嫉妒/诽谤/嘲讽,各种千奇百怪的丑陋心态在这里裸奔起来,其角度之刁钻及言辞之恶俗往往令人不寒而栗。


中国是个没有言论自由的国度吗?这可能需要辩证一点的标准去评判,至少从评论区来看,这个国家的言论不仅不缺少自由,简直还需要一些克制了。




a


中国式LOW逼大多是不幸福的

到底是谁在装逼?


  


以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产品,拉开了移动社交时代的帷幕,这是一个连接一切的时代,也是一个崇尚自我的时代,当然,也是一个晒的时代。


但莫名的,在LOW逼们狗眼林立的紧迫情形下,晒朋友圈竟也变成一种如履薄冰的事情。


中国式LOW逼大多是不幸福的,这表现在他们将朋友圈视为装逼圣地,看见任何美好的事物都觉得对方是在刷存在感,而后便是酸酸的嘲讽。


无论你晒美食、旅行、自拍、宝贝还是工作上令你开心的事情,都会被视为赤裸裸的装逼。哪怕是那些根本不足以为外人道的美好瞬间,也会被其讽刺为渴望关注刷存在感。


LOW逼们普遍认为,可以被拿出来晒的,都是优越感,而不是平实的生活。


不晒优越感,难道晒家丑啊?你他妈怎么不把你股票大跌老婆出轨高考落榜吃不上饭的事情逢人就分享一下啊?


不可思议总是会有人把单纯的分享理解成各种奇葩的诉求,他们用土匪式的眼光绑架着每一条发自内心分享情绪的朋友圈。


这让我想起郭德纲在一个访谈上说的,他关闭微博评论的原因,“有时候你看到一个地方有光,很美好,要分享一下,结果分享完以后下面就会有人评论,晒什么晒,显你家有电啊。你看,这都不挨着...”




不管你分享什么,LOW逼们总能找出对应的标签贴在你的身上,你转发个鸡汤就会被说是堕落青年的间歇性自我麻痹,你晒个自驾游就会被说成是伪文青的无聊炫富,你晒工作晒加班晒项目?那你就是把自己意淫成天之骄子刷存在感了。


那就不晒这些罢,晒点忧郁和寻求安慰的小情绪总可以吧?那更不行,你会被批判成无病呻吟负能量,矫情主义玻璃心。


更酸的说法是,朋友圈晒的不是照片,而是无处安放的寂寞青春。


到底是谁在装逼?


b


含蓄的中国人

我就是业务多怎么了?


  


中国确实是一个含蓄的民族。


如韩寒所说的,“中国看不起说大话的人。而在我看来大话并无甚,好比古代妇女缠惯了小脚,碰上正常的脚就称"大脚”;中国人说惯了“小话”,碰上正常的话,理所当然就叫“大话”了。敢说大话的人得不到好下场,吓得后人从不说大话变成不说话。


中国式LOW逼因为格局之小,大多又是敏感的,尤其对于像我这种爱说大话且喜欢分享的人来说,经常不知所以地伤害到一些脆弱的心灵。


这让我想起几年前的一个饭局,我坐在靠里的位置,房间又局促,进出很不方便,这时却来了一个客户的电话,我随手就接了。


跟客户沟通完以后,就很显然看到有中国式LOW逼开始面露不悦,且喃喃地半开玩笑,还是赵总业务多啊。


此后也偶尔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你完全不经意且不走心的一个举动,无论是一个电话还是一个朋友圈,总会引发LOW逼们的冷嘲热讽。




这让我想起知乎上的一篇文章,一个博主写道,因为朋友圈的画风变得突然华丽起来,她便与朋友的关系从主动留言、点赞、羡慕,到一扫而过、置若罔闻,到嫉妒、怨恨,再到彻底屏蔽你。


从此,她的世界终于安静下来,归于平静,从此与朋友势不两立,宛若仇人。


这是怎样可怕的一种心态啊,别人的随手分享,竟会招来嫉恨的膨胀,进而影响自己的心情。


因为此类心态,导致每次发朋友圈的时候都如临大考,从图片到文字的编辑都好比完成一幅极难的高考试卷,小心翼翼,生怕哪里不对又招来埋怨和嫉恨。


时间长了,总觉适得其反,最后索性直接悍然不顾,一切从心而发。


于是每再遇到此前那种酸溜溜的嘲讽,我大概只有一句话。


对啊,我就是业务多怎么了,你有药啊?




c


真正的成熟是什么

允许自我人格的表达与存在


  


网上流传着一个更没道理的说法是,一个人越炫耀什么,内心就越缺少什么。


这个说法至少有两个误区,第一,他们把所有分享都病态且一厢情愿地理解成炫耀,第二,他们认为朋友圈晒得都是圈主所没有的东西。


我当然承认不乏一些人就是为了纯粹的装逼,从而发一下自己根本没有的东西来获取关注。


但中国式LOW逼们最擅长的事情就是以偏概全,他们把所有的分享都当成一种遥不可及的意淫。


对此我特别为那些喜欢晒美食的人感到不平,难道其都是因为吃不上饭才把食品拍的这么美拿出来装逼的吗?


大度点吧真的,别用那些狭隘的标准去衡量这个充满美好的世界了。



前几天彻夜看完了吴晓波的《腾讯传》,从让腾讯得以获取第一个盈利模式的QQ秀,到可以在移动熟人社交领域分享一切的朋友圈。


它们无一不是从冰冷的技术,开始帮助用户表达自我人格,塑造自我人格,传播自我人格。而这也是腾讯崛起史上最关键的一个战术。


看到了吗?真正的心智成熟,从来不是少晒朋友圈,而是在这个充满了噪音的时代里,允许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拥有自己的自我人格,并为之发声。




  


微信有一个非常人性化的功能就是拉黑与屏蔽。


这让我们在面对那些”恨人有,笑人无“的中国式LOW逼时,得以有一个让世界清净下来的按钮。


同时也给了不同角度的人更多的选择,毕竟,谁也没强迫你当观众。


看不惯,请换台。




  


方舟的周记

小赵先生




往期推荐

 工匠精神到底是不是一句空话?

《 我为什么对设计行业充满信心? 

《 好的设计,是抄出来的 

那些为你而走心的好文字





上海舟品牌

手机:15600028861

微信:fangzhoushuo
微信公众号:方舟设计(id:fangzhoudao)
站酷案例:方舟设计
古田路9号:方舟设计

版权声明:
本文系上海舟品牌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编者、出处,并保留文章在上海舟品牌的完整链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