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0002 8861
我不在乎什么仪式感,我只是纯粹地热爱我的故乡。
©
小赵先生 | 文
观点 /杂文录 /2019-02-04

寒门出身的孩子为何努力

其实除了所谓的理想

他有可能就是单纯地想

让家人过一个温暖的新年

...


一壶老酒陆树铭 - 一壶老酒



本文预计  2368 字,预计阅读时间 5 分钟


我是一个善忘的人,比如跟朋友们聊天,大家总能对那些多年前的趣事如数家珍,我却常常显得印象索然,无论如何努力搜寻脑袋里的边边角角,却往往踪迹全无。


然而说起对故乡的回忆,有些场景却如烙印,深刻而炙热。


尤其在每一年的春节,每一年的这个时候,那些原生的力量也会总时时刻刻敲打着我,一下,又一下。


仿佛把每一年的奔跑和停顿,敲打出悠扬和庄重的声音...




1


那个全村最破的土坯老院


  


老汽车站已经过去,沿着那条向东蔓延的羊肠小路望去,两侧尽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枯木,车子颠簸好久,终于看见村头的老树,那是拴着回忆的地方,于是回忆就此扩散,仿佛又回到了那些安静而平和的日子。


前年老家拆迁,顺着老树放眼四顾早已是一片废墟,若从印象里努力还原,老树旁边应该是一座墙瓦破落的土坯院子,因为年久失修,泥制的墙皮已经开始脱落,露出里面斑驳的土坯块,正房基座上那排可怜的老砖,也因经不住岁月的风尘而被磨的毫无棱角,玻璃早已残缺,开始掉漆的木门四周贴着掉色的对联,风大的时候对联几乎要离墙而去,一切看上去都极尽苍凉。


透过玻璃破掉的洞,可以看到屋子里的景象,没有地板,地上被踩踏的凸起一些轮廓圆润的硬土块,爷爷总说这是“钱疙瘩”。


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几乎不用太过周折,就可以看完整个室内的全貌:


正对门是一张开始掉漆的老方桌,散布着样式不同的各色茶具,土炕,11寸的小黑白电视机,已经被坐到凹下且毫无弹性的绿色沙发,没有茶几,只有一张狭窄的木质长桌,墙上并排挂着十大元帅的画面,在不同的屋子里还有塞满了旧照片的老式玻璃相框...


这就是我对老家的大概印象,总体来说,这是一个贫穷而简陋的地方。


而这个被我笑称为“盟重土城”的老院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坚挺地成为方圆五里之内最破落的一个院落,没错,这就是我的家,那个我热爱的地方,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那个小时候因为莫名的自尊心,从来不敢带任何同学和朋友认识的地方...




2


那副铺满灰尘的破旧家堂


  


即便是破旧如斯的一个地方,每至新年,竟也有了一些热闹的仪式感。


腊月二十八,亲人们差不多已陆续走动完毕,这一天院子由里而外都会收拾的干净整齐,墙面也会贴上新的对联和年画。


这时爷爷会庄重地打开里屋的棕色柜子,颤颤巍巍地拿出一个被裹了好几层的卷轴,把灰尘一吹,解开系好的红线,小心翼翼地将其展开。


这是一副被我们老家称为“家堂”的画面,从上至下画着三层中式牌坊,牌坊两侧则是用来写祖先名讳的竖排方框,每当看到上面写的这些跟自己同姓的名字,一种传承的力量总会油然而生。


家堂两侧衬着一副对联,上写“祖德宗功留百世,父慈子孝传万年”,我爬到桌子上,将这幅家堂挂在屋子中央,此时爷爷会唤我烧纸跪拜,嘴里念叨着,爷爷娘娘老祖宗们,回家过年了...


然后爷爷会拿出准备好的祭祀菜品,整齐摆在家堂前面,捧一堆炉灰放在罐子里,把三炷长香往里一插,这个时候,我知道对于爷爷来说,新年才是真的刚刚开始。


接下来,母亲则开始准备过年的食物,这一天在我们老家有一个非常庄重的仪式,就是“煎炸”。


大意就是为春节和节后亲戚拜年而准备的各色食物,而从“煎炸”开始,春节也开始进入一个忙碌却踏实的温暖状态...




3


一挂借了20块买来的鞭炮


  


年三十,吃饺子之前的傍晚时分,则到了我最期待的鞭炮环节。


天色刚刚擦黑,胡同四邻就开始陆续拎着买好的鞭炮走到巷口,有按耐不住的已经开始跃跃欲试,这时只待第一声炮响平地而起,霎时间一呼百应,四面八方鞭炮齐鸣,此时全村的男女老少都站在当街观赏漫天惊雷,真叫个热闹非凡。


我们家往往是晚一点出门,因为比起那些一晚上能放一个多小时的大户,我家买的鞭炮看上去则少的可怜,但无论如何,哪怕每一年只放一个二踢脚,也是一定要有这个仪式的。


大概五六年级的时候,父亲因为纠纷没能在家过年,母亲心情低落,家里一改往年的热闹,变得冷清起来,看着天色渐渐到了快放鞭炮的时候,家里却还什么也都没有准备,当然,除了没有心情,更重要的是没钱准备。


心焦之余,我骑上自行车就出去借钱,最后在一个阿姨那里借了20块钱,她与母亲相熟,看到我怜惜不已,而我却无暇客套,当即拿着钱去市场买了20块钱的鞭炮。


虽然只有几挂单薄的小炮仗,我却心满意足,回家的路上,差点被一辆挂满了鞭炮的摩托车撞到,那辆车伴随着车主一声恶狠狠的“你眼瞎了”呼啸而过,街上寒风凛冽,行人稀疏,天色渐黑,四面开始炮声阵阵,只有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扶着一辆挂了一小袋鞭炮的破自行车,站在原地茫然失措。


这件事情我几乎从未对家人提及,但那个场景,过去多少年我也忘不了。


所以有时候有人好奇,那些寒门出身的孩子为何努力?


其实除了所谓的理想,他有可能只是单纯地想让家人过一个温暖的新年。


仅此而已。




4


那张透着人味和温暖的50元钞票


  


于我而言,对拜年的期待,是远远大于过年的。


因为在那些特定的拜年日子里,除了总有一堆吃不完的好东西,还能见到那些长在心上的亲人。


姥姥姥爷,姑妈姨妈,兄弟姐妹,想起又要见到这些一样爱我的人,我的心里就开始雀跃起来。


姥姥家离我家有二十里余里,需在颠簸的路上骑行一个多小时,但每蹬一下自行车,都觉得浑身充满力量。


有时还没到家,姐姐和弟弟就早已站在当街等候,这时匆忙把车子一停,就要跑去跟孩子们一起玩。


屋子里坐满了亲人,桌子也只一米见方,吃饭的时候甚至都坐不下,除了姥爷的位置,几乎不分什么宾主座次,也没有虚无客套,大家放开心扉,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小时候因为家境清寒,所以我的话不多,但每当分别的时候,其实我的心里却也是最不舍的。


记得有一年,离开姥姥家,我推着车子走在狭窄的河坝上,舅舅从后面叫住我,跑过来往我手里塞了50块钱说,路上慢点骑。


我看着他的背影,握着那张散发着亲情温度的50块钱,想起那些年亲人们的关心和帮助,站在河坝上泪如泉涌。




  


时代馈赠给我们的,除了丰富的资源,还有对这个世界空前透明的认知。


我们开始知道,祖先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魂魄的,吃太多“煎炸”的食物是会长胖的,年在哪里都能过,春晚在哪里都是一样的播,拜年的客套话一个微信就够了,鞭炮其实没那么贵,故乡,其实也没那么好。


这些年我们懂得了太多太多,却也同样失去了太多太多。


我们开始失去对祖先和故土的敬畏,我们开始淡泊那些温暖的亲情,我们开始不屑那些琐碎的仪式,我们开始期待远方,开始忘记那副铺满灰尘的残破家堂。


然而,多年以后,我却依然难忘村头那棵弯曲的老树,它就站在那里,似乎在语重心长地对我倾诉,那些一代一代的,岁月的过往。


看到它,我就忘不了啊,这个地方,有我的根...


  


方舟的周记

小赵先生




往期推荐

 工匠精神到底是不是一句空话?

《 我为什么对设计行业充满信心? 

《 好的设计,是抄出来的 

那些为你而走心的好文字





上海舟品牌

手机:15600028861

微信:fangzhoushuo
微信公众号:方舟设计(id:fangzhoudao)
站酷案例:方舟设计
古田路9号:方舟设计


版权声明:
本文系上海舟品牌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编者、出处,并保留文章在上海舟品牌的完整链接,谢谢!